郭学东 发表于 2017-10-8 05:39:54

陶塑人头像赏析 / 郭学东

                                              陶塑人头像赏析


       每当我步入蚌埠博物馆古代文明展厅,总看到许多观众围在双墩陶塑人头像的展柜旁。头像红褐色的面容,在展柜里的射灯下,搀入陶土中的云母片,银光闪闪。额头下突出的眉弓,宛若两道月牙,罩着一双充满稚气眼睛。蒜头鼻下,小嘴微笑,楕圆形的脸颊,各有五颗戳印连成斜线,那美丽动人的神情,以至让人分不清它究竟是男生还是女生?当讲解员说到,它是距今7000年左右蚌埠双墩出土的文物时,观众都不禁发出赞叹不已的嘘嘘声。随后,又有人忍不住地问到,这是真的吗?
       这不是复制品,它就是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人头像!讲解员的声音,深深震憾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能从容地欣赏这尊陶塑人头像,真是博物馆给我们的一种精神享受。从我手边那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人物图像》得知,同时期出土的陶塑人像,多达近20个,大多分布在甘肃、陕西、青海、河南、山东,这些头像风格古拙而朴实,但刻划粗陋,五官位置欠妥,只是意象性的人面。如果从地域上比较,那些头像上的线条生硬古板,少有双墩陶塑人头像上那种流畅的曲线,也许这是南北审美意识最早的区别吧。如此鲜明地域的特色,证实着双墩先民在淮水之畔,至少生活了数百年,才可能形成自己的审美观。这尊陶塑人头像,典型的反映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期自身的文化特征。
       伫立在双墩陶塑人像的展柜前,我终于明白,这尊被学术界视为中国美术考古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文物,果然名不虚传。它那丰满的脸形,显现着额顶、眉骨,两侧颏角和中间的颌底。从侧面看,它的眉骨突出,鼻尖隆起,两片嘴唇,下方还有隆起的颌肌,面部十分生动。带有穿孔的右耳,恰好在眉至鼻底的合理位置。两只不太大的眼睛,分布得体。可见双墩人对自身形体已有较为科学的认识。经过夸张的两道眉弓弧线,复盖着整个面容,宽广的眉宇,向上扬起眼睑,神气十足;嘴巴小巧,勾划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神态。
       陶塑人头像的文面装饰,最能体现双墩人的原始信仰与艺术。头像同心圆的雕题,可能是氐族人“黥额为天”的习俗的源头,之后又演绎出童男可开“通天之眼”的传说。它与脸颊对称分布的一字排列的戳印点纹,都表现了先民们文面装饰的原始艺术。
       此前没有更多的人能够目睹这件珍贵的文物,对于含着微笑的陶塑人,曾臆想为“朦胧爱情”中的成年。通览双墩文物之后,特别是看到那几件带有生殖崇拜意象的器物,才知道这是一种误读,明白了当年专家们把尊陶塑人确定为儿童的理由。原始社会的先民,由于当时的生存环境与条件,一般寿命都很短。人口的繁殖是决定部落存亡的关键。由生殖崇拜衍生出对生命敬畏,儿童自然是人口兴旺,部落强盛的象征。
       陶塑人头像是一尊圆塑,它不需要像壁画浮雕那样的透视。欣赏者只要调个角度,就会使出现移身换影的模样,给人们带来了一些神奇感。这尊体积较小而非实用性的雕塑,从眼睛的位置来分析,略带俯视。推断创作者设计将它安放的高度,当是成人的视线之上。好像是让先民们对这尊开通“天眼”的儿童,怀着一种神圣感,与它的心灵勾通交流。
       五官俱全的陶塑人头像,在写实中有夸张,风格神奇怪异,最迷人还是它那神秘的微笑。细观它的嘴部,上唇向上鼻底拉平,已无人中痕印;下唇则落向颌底,微微张开了笑口。鼻翼两侧至面脸颊对称分布的戳印点纹,勾划出了微笑时鼻唇之间的沟痕。不过,它的微笑却掩藏在原始纹面艺术装饰之中,又与现代人拉远了数千载的漫长岁月。

舟上客 发表于 2017-10-8 07:41:59

分析细致到位,让人为中华的灿烂文化感到自豪!欣赏佳作!热烈欢迎郭学东老师加盟远山!

舟上客 发表于 2017-10-8 07:42:01

分析细致到位,让人为中华的灿烂文化感到自豪!欣赏佳作!热烈欢迎郭学东老师加盟远山!

蔚青 发表于 2017-10-8 07:48:19

拜读学东老师大作,总是收获匪浅!欣赏学习了。祝老师在远山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悠悠岁月 发表于 2017-10-8 09:43:01

郭老师文章看后让盪气迴肠,如沐春风,如此的背景写作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是写不出来的拜读领教了。

悠悠岁月 发表于 2017-10-8 09:43:08

郭老师文章看后让盪气迴肠,如沐春风,如此的背景写作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是写不出来的拜读领教了。

悠悠岁月 发表于 2017-10-8 09:43:09

郭老师文章看后让盪气迴肠,如沐春风,如此的背景写作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是写不出来的拜读领教了。

悠悠岁月 发表于 2017-10-8 09:43:09

郭老师文章看后让盪气迴肠,如沐春风,如此的背景写作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是写不出来的拜读领教了。

悠悠岁月 发表于 2017-10-8 09:43:54

郭老师文章看后让人盪气迴肠,如沐春风,如此的背景写作没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是写不出来的拜读领教了。

荷语 发表于 2017-10-8 13:18:37

文物传递着先人的智慧与最朴素的愿望,是他们穿越时空奔赴我们的介质,老师的文章为我们再现了民族的璀璨文化与不朽记忆。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陶塑人头像赏析 / 郭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