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 码头上的独轮车 / 郭学东
码头上的独轮车标志着现代工业文明的火车,当初开进蚌埠的时候,与它对接转运的工具,仍然是古老的木制手推独轮车。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从码头到车站,几乎全靠它作短途运输。许多生意人,或是乡村来蚌的人,也常常是推着独轮车。蚌埠大小街道,随处可见。人们依然还用乡村最土的名子称它为“独轱牛”。
在淮北农村,独轮车就起着毛驴驼东西一样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人推,由于重心在车轮,行走颠簸时,为保证重心平衡,两个车把之间,挂有绊绳,驾车时搭在肩上,随时调整。如果出现向两侧倾斜时,则全靠推车人扭动腰胯保持平衡。即人们常说的:“推小车子不用学,只要屁股扭的活”。相传,它的出现与三国时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有关,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也将造独轮车归之于诸葛亮。《清明上河图》中还描绘出后有人推、前有人畜搀拉的大型载货独轮车。
独轮车在蚌埠码头港口装卸运输中,曾经具有主力军的作用。1913年码头刚形成,就有以独轮车为工具的“小车班”。最初的独轮车,在轮子上镶铁箍的,称为“大红车”;因为路面高低不平,颠簸震动,影响平衡以至翻车,后经改装轮周用胶皮圈,较为省力,称为“二红车”。当时,从老船塘、顺河街码头,经大马路到火车站,转运往返,全靠独轮车,叽叽咯咯响个不停。另一个“搬运班”,除在码头车站运输之外,还专为市内搬运杂货,拥有独轮车近100辆。活动范围广泛,在新老船塘、老大街、兴平街、华盛街、太平街、二马路、老菜市均可见到。而宝兴、信丰面粉厂则有专用的“小车班”。 直到1946年,从民国初期最早的“小车班”已经发展到6班300余人。加上其它各班的独轮车,全市拥有“大红车”与“二红车”将近千辆。新中国成立后,码头港口上转运的独轮车,已经改用人拉的架子车,运转平稳,载货面积较大,最多可在150公斤。可是它的车轮直径较大,车身较高,装卸不便。60年代后,渐渐改用车轮直径较小的“小板车”,轮胎宽厚,车身较低,载重可达500公斤。1970年后,为实现港口运输机械化,交通部门自制柴油机三轮车,遍及港口车站。随着汽车的普及,才真正实现了运输机械化。
令人难忘的是,1958年在蚌埠港口开始大搞机械化运输的时刻,为了全市大办钢铁,古老独轮车重新上阵。为了把凤阳大洪山的铁矿到蚌埠钢铁厂,全市数以万计的职工干部齐上阵,用手推车开辟了一条“红色运输线”。当手推独轮车完全从码头港区退休之后,“小车舞”作为蚌埠地区特有的地方民间舞蹈,传承下来。淮河航运局水上运输队祖长春父子三人表演《老汉推车》,1956年在全省民间舞会演中获演出奖。随后几十年来,“小车舞”始终作为花鼓灯踩街表演的舞蹈,给人们带来欢乐。 欣赏学东老师的佳作,感谢分享,祝创作愉快,期待精彩继续! 独轮车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驾驶独轮车要有很高的技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