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辩证法/蔚青
生活中的辩证法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辩证法无处不在,无论是对与错,还是好与坏,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转化为原先事物的反面。这里最典型的一个事例是林则徐说过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段话看似极其简单,实则蕴含着很深的辩证法。意思是:好儿孙不需要给他留下任何财富,他们也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如果你为他们刻意留下财富,反而会适得其反,聪明又有钱只会让他们因为满足而胸无大志。倘若儿孙没有能力,留钱给他更没有用,不仅会把钱财给败光了,而且因为愚蠢又有钱,只会让他多犯过错。
由此可见,不管你最初的出发点如何,应该做的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会获取成功;与之相反,不该做的事情你即使做了,不仅会事与愿违,而且下的功夫越大,将会距离你的主观愿望越大越远。
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让我终身受益匪浅。大意是有两个相交多年的老朋友,有一次其中一位到另一位开店铺的朋友那里去串门聊天,其间主人因为有事需要暂时离开一会儿,于是就让客人代自己照看一下铺子。客人走了以后,当天晚上店铺打烊盘点,主人发现抽屉里的钱少了,以为是先前来访的那位朋友临时需要借用一下就对那位朋友说,不要急着还,自己并不等着钱用。
那位朋友对他表示抱歉,说自己确实是因为遇到急事用钱,忘记同主人打招呼,并且马上按照主人说的钱数还了主人。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当主人在无意间清理抽屉时,发现先前被朋友“借出”的钱竟然一分不少地躺在抽屉的夹层里中,直到这时候主人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错怪了自己的老朋友。当他再三向这位老朋友表示歉意并且询问对方为什么当时不向自己解释清楚时,老朋友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做任何回答。
上面这两件事情之间看似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但是你只要仔细地琢磨一下,就不难找出二者之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它们同时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不需要做的事情,即使你做了也不会起到你预期的作用,相反还会把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句充满睿智的话:“永远不要向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你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懂你的人不需要你向他做过多的解释,他也能够懂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理解你的内心是怎么想的,能够明白你做出某种决定的原委。但是当你遇到一个不懂你的人,甚或根本就不愿意相信你的人,即使你向他做再多的解释也必定会收效甚微,甚至还极有可能让对方对你产生更多的曲解与更大的误会。
上面这个故事中的那位客人认为,既然对方已经怀疑到自己没有经过他的允许私下里把钱拿走, 当时又只有自己独自一人在现场,毫无疑问是“怀疑对象”,那么在事情最终完全“水落石出”之前,自己做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而采取这种做法息事宁人,又不伤和气,不失为一种大智大慧。
这里有一个更加典型的事例,说的是一名运送精神病人的司机因为疏忽,中途使三名患者跑掉了。为了害怕担责任丢掉工作,于是他在途经一个公交站点时急中生智,谎称可以免费搭车而把三个无辜的人充作患者送进了精神病医院。
后来这三个人在这家精神病医院中遇到了什么样的经历?他们最后又是通过什么方式走出精神病院的呢?听后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大跌眼镜。
当医生对其中的一个人进行诊断“病情”时,他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是被别人骗进来的,就对医生说:“我没有精神病,因为我知道地球是圆的”心想这句话肯定是真理,讲真理的人总不会被当成是精神病的患者吧!然而其结果恰恰相反,不仅事与愿违,而且当他反复向医生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被诊断为典型的“精神病患者”。
另一个人的结果与第一个人的结果如出一辙,因为他告诉前来为他进行诊断的医生反复说自己是一名社会学家,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告诉医生自己不仅能够说出历届总统的名字,而且对南太平洋每一个岛国的领袖他也都能够分毫不差地报出他们的姓名来。结果自然是被医生诊断为“病的不轻”。
第三个人所采取的做法就与前两位的做法完全不同,自从他进入这家精神病医院以后就一直什么话也不说,而只是在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并且保持着极其有礼貌的绅士风度:当医护人员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之后,他都会对他们说谢谢。于是在第28天的时候,他们就让他出院了。不仅自己成功地离开了这个可怕的“牢笼”,而且还报了警,救出来另外两位同伴。
有人在对这件事情做出评论时不无感慨地说:一个正常人想证明自己的正常,是非常困难的。也许只有不试图去证明什么,才称得上是一个正常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中的辩证法,令人感触颇深、难以忘怀。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叫做“事实胜于雄辩”,人世间有许多事情,真的是无法加以辩解,只能让时间来还原事物本来的真实面目。一旦当我们面临这种局面,恐怕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
那些常常试图用某种方式去证明自己真理在握的人,那些期望用某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加聪明的人,都可能适得其反,其结果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最终成为我们这一篇文章中的又一个南辕北辙的典型事例。 谢谢老师分享人生智慧!问好! 老师早上好!人生智慧,颇有禅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