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颂 ( 序) 川情难忘
本帖最后由 孙金来 于 2018-8-9 05:51 编辑竹颂 ( 序) 川情难忘 (原创) 孙金来
我有幸在四川当了五年兵,那时侯的四川还很贫穷,尤其那川北山里人家,没有公路,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年代,交通很闭塞。可是,四川人的朴实、勤劳、善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五年里,我感受了四川大山大川的壮美,我结识了许多可敬可爱的四川人。我喜欢四川雾气朦胧的大山谷,喜欢围绕在山间层层的水稻田,喜欢傍晚缭绕着炊烟的茅草屋,喜欢展开长长大叶子的芭蕉树,更喜欢一片片苍郁苒苒的绿竹林。
我尤其喜欢四川的竹子,看着一丛丛竹子婷婷玉立在乱石中,竹节青翠欲滴、光亮照人。我常常为这些竹子有这样高雅的美姿,却屈身在深幽的大山中,守着无边的寂寞和孤独而感到丝丝痛楚。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千古流传的诗句,把竹子坚韧不拔的品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竹子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是因为竹子刚正不阿、高风亮节,令人崇拜。竹子空心,有花不开,明净高雅。她不染杂尘,不图虚名,不妖不媚,朴实无华。她还具有坚硬如骨碎身如箭的品质;不曲不折坚韧不拔的意志;有“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的泰然。为颂扬竹子,历代墨客不惜一生的精力写竹画竹,竭尽所能为竹子挥毫泼墨,可见竹子精神之崇高。
竹子的性格倔强也是我在四川体会到的,她宁肯从头至尾爆裂两半而决不折腰,这是何等的豪气!
每当春天到来,余寒未尽,竹笋就开始悄悄地萌发了,春雨过后,清笋破土而出,直插云天,可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这时的新竹又像小姑娘一样的清纯、甜靓,楚楚动人。
竹子,正是中华民族的品德。
川北竹子无所不在,竹子的用途之多远远超过木材,我甚至想不出有什么不能用竹子做。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出了竹子与竹乡人生生相惜密不可分的关系。竹子的多能,让我连想到那时贫穷的四川人坚韧不拔的品质,他们以古老的生存方式,如同竹子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五年间,我学会了川北话,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四川风俗,我听惯了四川人带着音符的呐喊,听懂过川江号子吼破天空的千古绝唱。
多少年过去了,可是,他们的悲与欢,苦与乐,却历历在目。多少年来,我总想用文字写下那段永远也磨灭不掉的记忆。怎奈,我念书太少,驾驭不了文字,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从5、12四川大地震开始,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四川人竹子般坚韧不曲的精神,看到了四川人团结友爱的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古朴善良的四川人那颗懂得感恩的心。大地震更让我看到了我们这个国家的强大,和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力。我的心每时每刻都被感动着,我满含热泪为四川死难的乡亲们祈祷,为活着的人祝福,为灾区重建加油,为四川的雄起而呐喊------。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白日里苦苦的回忆,夜里梦回川北,我的思绪一直在那段时光中徘徊。于是,我拿起了笔,拿起的笔,犹如拿起川北农家的锄头,一个字一个字刨出来的文字,非常苯拙,可那都是从我心底刨出来的。我想用这些文字颂扬我在四川所见所闻的那些竹子一样的精神,在竹子的精神中安慰我怀念四川那段日子的那颗心。
微信:15641162169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白日里苦苦的回忆,夜里梦回川北,我的思绪一直在那段时光中徘徊。于是,我拿起了笔,拿起的笔,犹如拿起川北农家的锄头,一个字一个字刨出来的文字,非常苯拙,可那都是从我心底刨出来的。我想用这些文字颂扬我在四川所见所闻的那些竹子一样的精神,在竹子的精神中安慰我怀念四川那段日子的那颗心。 露珠 发表于 2018-8-7 12:05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白日里苦苦的回忆,夜里梦回川北,我的思绪一直在那段时光中徘徊。于是,我拿起了笔, ...
感谢老师认真阅读我这些粗拙的文字。 字里行间流露着老师浓浓的真情,期待看到老师的佳作。 拜读欣赏 陈林先 发表于 2018-8-7 15:54
欣赏佳作 推荐成文
谢谢老师推荐! 珂珂 发表于 2018-8-7 21:12
字里行间流露着老师浓浓的真情,期待看到老师的佳作。
谢谢老师! 荷语 发表于 2018-8-7 23:15
拜读欣赏
谢谢老师! 拜读欣赏老师大作,感谢分享,问好师友,期待精彩继续! 蔚青 发表于 2018-8-8 07:54
拜读欣赏老师大作,感谢分享,问好师友,期待精彩继续!
给老师敬茶!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