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君 发表于 2020-1-27 09:51:42

〖笑君散文〗秋收冬藏

秋收冬藏(散文) “夫春生复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这段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篇,说:春天萌发的植物,在夏天里生长,待到秋天便成熟、收获。冬天呢,就着着实实的储藏起来了,是自然之道的准则。是讲述农业生产的一个过程,亦比喻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早年间,我没有读过司马迁的《史记》,但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这种情形,及其道理,还是懂得一些的。但是,把这句话扩散开来,往深里一琢磨,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话里,藏着不同的含义与智慧,是需要认真仔细去思考与研究的一个大问题。闲来无事,阅读稍为广泛了些,随手也翻了翻《黄帝内经》。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医学宝库。其《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篇文章,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环节的气象征候,以及易发什么样的疾病,如何防治等,都作了明确的说明,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与措施。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两个季节:秋和冬。秋这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人应早睡早起,可以和鸡的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冬天的三个月呢,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水寒成冰,大地开裂,人应该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的拢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像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就像得到了一直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的损失。这是适应冬季气候,休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最佳方法。还说: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又说:圣人不是等到病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之前治疗,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发生之前。知道了这个道理,自然也就想效法。于是……秋天来了,要早睡早起,可以与鸡一同“司晨”。早睡,什么时候适宜呢?好在,两个老头、老太太的生活,平淡而舒缓,没有多少急事、大事要办。还有,我们又都是喜静不爱玩的人。晚上九点,最迟十点睡觉,应是不成问题的。除非有特殊情况,例外。早起呢,若真的赶着鸡鸣报晓的点,实在是早了点。天没有亮,野外一片漆黑,可能也不适宜散步吧。于是,我与太太商量,我们四点半,最迟五点起床,处理一下必须的事项,五点左右,六点以前出门,应是很好的时间点。一般来说,秋季的早晨,天亮是在五点左右。此时,走出门去,不一会儿,太阳便出来了。有了太阳,也就有了温暖,有了光明。这个时段的晨练,便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一个过程,也是逐渐地获得“阳气”的开始。这个规划,看起来很好,可实际操作起来,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经常是到点了,却忘了,根本起不来。而大多数的时候,己醒来了,甚至抬起头,看一眼窗外,对面的窗户还黑着呢,看不到一丝光亮,感觉依旧是黑夜,心想离天亮还早着哩,还可以再睡一会儿。这一睡……起不来的原因,还是自己的思想上未能真正的引起重视,不是真的起不来。日子,一天又一天过着。一天这样,两天还是这样,三天……所谓的“明日复明日……”,就是如此吧。再好的规划,也都会在这样的“消磨”中,废弃了。当然,有时也有特殊情况。大孙子感冒了,吃药、打吊针,两三天,还没好哩。二孙子又感冒了,还是在夜间,高烧不退,只得送到医院去。一夜的折腾,天亮了才躺到床上。这一躺,便是云里雾里了,还能早起吗!冬季,说什么来着:早睡晚起,要闭藏。也就是说,要收藏,要蛰伏,要使神志深藏于内。按照冬季夜长日短的特性,早晨至多也只能在六点,或六点半起床,才算是跟着太阳跃动的节拍了。可是,居家过日子,不可能无事。有事,就得赶早,不能迟起。南朝·梁·萧绎在《纂要》里说:“一年之际在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不能早早的准备,早早的实施各项活动,工作怎么能完成,又怎么能获得丰收呢!我想着要“冬藏”,自然就只能晚起,享受一下“神志藏于内”的功效了。五点半,六点,天渐渐地亮了,窗外的天从黑色变成了灰色,再变得亮堂起来。楼下,小区内的环形干道上,上班的汽车己呜呜地启动、开出……还别说,冬日里睡个懒觉,真的很舒服。今年,虽说是暖冬,夜里、早晨的气温还是很低的。像我们这样舍不得安装暖气,又不愿开空调的人家,怎么能说不冷呢。躺在被窝里,只要能够忍住内急,当然比起床、下地舒服得多了。可是,“藏”到七点了,这种睡不着的睡,总感觉有些异样。终于睡不住了,赶紧地,翻身起床。这时起床,与正常的时间点,晚了一个多小时。每天必做的事,还得一一的做去。做早餐,打扫卫生,打开电脑……再出门,沿翡翠湖散步一圈。做完了这一切,已经十点多了,还来不及舒缓一口气,又要做中午饭。一些想要做的事,无法可以完成了。此时,回头一想,还是萧绎说得对,这一日的功夫,若是在清晨给耽误了,还能做什么呢。然而,这样做又违避了“冬藏”的道理,对健康没有多大的好处,岂不是矛盾吗?在这样的“矛盾”中,折腾了很久。最终,放弃了。还是按照自己几十年形成的习惯做,晚上尽量早睡,早晨尽量早起,无论春夏秋冬,都必须保持不早、不迟,适度的休息,适度的运动。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律,若非要去改变,硬要迖到某种程度,不见得就是好事。就比如古人的“冬藏”理论,本质是在于“藏”。怎么藏?不一定就是早晨不起床,躺在被窝里,不经风雨,不见阳光。这个“藏”字,可能还包含着保暖、运动、舒心等一系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我还是喜欢常态的生活节奏,适时的节点起床,做完必要的工作,吃过早餐……不用着急,待旭日萌动了,跟着朝霞一起出门。在太阳律动的行色里散步、遛达,切切实实的吸收新鲜空气,自由自在的吐故纳新,不也是冬藏吗!                   2020年1月2日写于合肥翡翠湖畔

鲁宏 发表于 2020-2-4 18:30:58

拜读佳作,欣赏精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笑君散文〗秋收冬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