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山文学网

标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37篇:参观列麦公社 [打印本页]

作者: 益西索朗    时间: 2019-8-13 10:58
标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37篇:参观列麦公社
本帖最后由 益西索朗 于 2019-8-13 11:03 编辑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37篇: 参观列麦公社
       那一次,我们一共去了山南地区13个县中的10个县,基本上就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东南段走马观花般地转了一遍。我们还专门去隆子县参观、学习了当时西藏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列麦公社。公社书记仁增旺杰接待我们时,发表谈话说:1966年的藏历元月15日,天刚麻麻亮,互助联组(那时候西藏还没有实现公社化)的四十几个犁手,顶着刺骨的寒风,吆喝着耕牛,登上海拔4200米的桑钦坝,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老三篇”, 忆苦思甜,打响了翻身农奴向荒山秃岭要粮的战斗,沉睡了千万年的荒原也沸腾起来了。
    我们跟着仁增旺杰书记登上了桑钦坝,只见那里土层坚硬,杂草从生。书记告诉我们,刚开始他们也设想过用牦牛拉犁来开荒,但遍地乱石,犁手稍不留神,犁铧碰着大石头,轻则卷刃,重则折断。当时的乡治保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索朗,脱掉棉衣,抄起一把十字镐,生龙活虎般地带头干起来。列麦人就是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荒坝上一镐一镐地刨出了1100多亩地;接着他们又在海拔4500米的高山上,劈山修渠30多公里,让山上的雪水按照列麦人的意志绕山而流,浇灌着新开垦的荒地。
       列麦人在这片新开垦的荒地上,试种了青稞和油菜。他们辛勤地灌水、追肥、锄草,终于获得了成功。到了第二年春播前,他们又在桑钦坝上垦荒760亩。光是磨坏的藏犁、磨秃的十字镐和铁锨等,就有一千多件。老人和孩子们从荒地里拣出来的石头近千立方。
       为了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们又决定将桑钦坝改名为“沙杰坝”(藏语:革命坝)。
       离开列麦公社时,才旦书记要我坐他的那辆车。在路上他问我:“参观了隆子公社,你有哪些感想?”我翻开随身带着的一本分省地图对书记说:“我们地区的红旗公社和列麦公社是全西藏的两面红旗,这两面旗子我都要好好学习。可是书记您请看看地图,隆子县与不丹也就是相隔120来公里(距离我国政府从未承认的麦克马洪线更近),它与藏北高原的气候完全不相同。那个桑钦垻海拔虽说也有4200米,与比如县城的海拔高度差不多,但是,他们在坝上开荒种的都是青稞和油菜,为什么偏偏就没有种冬小麦呢?”可能是我的回答,偏离了书记问话的原意,也可能是那时候雅鲁藏布江边的大风突然刮了起来,沙子堵塞了公路(后来我才知道,这可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米林——泽当的那一条战备土公路上,经常会遇到的事情),车队中的几个普通工作人员(当然也包括我)立即下车去挥锹铲沙开路,书记跟我的谈话,也就到此打住了。 






欢迎光临 中国远山文学网 (http://zgysw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