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山文学网

标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67篇:“对调”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益西索朗    时间: 2019-8-24 04:14
标题: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67篇:“对调”工作
本帖最后由 益西索朗 于 2019-8-24 04:20 编辑

                             《我在西藏五十年》——第167篇: “对调”工作
                                                    ——韩主任说:局里决定,你与六队李科长“对调”
       我当通讯员“心旷神怡 ,如沐春风”的好日子,也就只是那么若干天。又一天,我正背着一大包的报纸、信件往回走,一辆小轿车从我后面超了过去,但是很快又停了下来。只听到传来一声喊:“小王!快上车!”我快走两步,那车里坐着的竟是局政治部的韩主任。我坐进汽车,对主任说:“我都是奔五十的人了,主任以后千万别再喊小王了,免得别人笑掉大牙。”
       这位韩主任,也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一位老干部,1962年跟着老红军梁局长从陕西调来西藏。因为赵斌队长已经调回青海,就安排他在班戈湖队当负责人,后来就听到小道消息说:老韩与……有了什么什么关系。(恰当地评价一个人,就不应该:“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因此,我还是用……来表述这样的故事较为妥当)接着他又被调回地质局,负责后勤处的工作,但是并没有任命他当处长,所以,大家还是像过去那样子,依旧都叫他“老韩”。
       1962年,我也在局后勤处上过几天班。平日里,老韩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想当年,老子刚刚十八岁,就已经是副团级!”如果他与人因为某一件事情发生了争执,又如果他输了,另一句话就是:“老子走过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将心比心,经历过残酷战争年代的老革命,偶尔说几句这样的话,我还是很同情的)。
       话归正传。真正是“人生无常,变幻莫测”。当我1978年底再一次回到地质局时,就听老同事、局政治部副主任崔昇来告诉我,老韩已经是局政治部的主任,他的顶头上司了。
       那一天,小轿车飞快就到了地热队。在大队政治处的办公室里面,韩主任按照那个年代,上级对下属个别谈话的惯用“程序”,起先还是给我戴了一顶高帽子,谈了我的优点若干条:1、2、3……,紧接着就是“不足” ……1、2,再然后就转入了正题。可是他一开口,又喊了一声:“小王同志……(我当即打断了他的话,说:主任:再过几年,我就年过半百,实在是不‘小’了!),你参加革命工作也有三十来年了,现如今又入了党。在你们李祥智处长调回广东之前,计财处就已经上报局,建议你评为经济师,只是那时候局领导班子大换班,这件事也就給耽搁了。现在你的中级职称,也批下来了”。
      韩主任接着说:“但是…,”没有等他的话讲出来,我的脑海里却飞快地浮现出来了一句话:“领导人大都爱说这个‘但是’。究其实,‘但’作为一个转折连词,是用以表示例外的条件或者行为的前提。”看起来,韩主任的谈话,如今该要转入正题了。
      果不其然。接着他又说:“但是不晓得你的哪一根神经‘短了路’,连三大纪律的头一条也忘记了?你还真正是胆子大呀,自己就给自己安排了工作,当了大队送报纸、信件的通讯员。你,作为一个预备党员,一个正科级干部,又是一个经济师(我可是刚刚才知道),你好好地想一想,应不应该这样做?!”
       我没有想到,平日里我认为只会耍嘴皮子的这一位局政治部主任,竟然给我这个归队不久的人,上了如此短而精的一堂政治课。但是,开弓也就没有了回头箭,我也就老老实实地告诉他:“地热队的这个计财科长,我是坚决不能够再当下去了!”韩主任也就无可奈何地回去了。
       又过去了好几天。这一次是崔副主任来找我。他说自己休假刚回拉萨没几天,今天想好好同我聊一聊。小崔推心置腹,没有列举我的“优、缺点”,而是像巴青县的机要员小陈,在我离开巴青时,送给我的那个笔记本上面写的那几句言简意赅的话一样,只是就事论事,给我讲了好些心里话。后来,我就按照崔副主任传达的地矿厅(这时候,局又改成了厅)党组的决定,与地质六队计财科的李科长“对调” 。我“调”的原因,前面我都讲了。六队的那位李科长,他是因为什么也要“调”?我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 蔚青    时间: 2019-8-24 07:18
拜读欣赏,分享精彩,问好祝福,创作快乐。
作者: 益西索朗    时间: 2019-8-24 09:01
蔚青 发表于 2019-8-24 07:18
拜读欣赏,分享精彩,问好祝福,创作快乐。

衷心感谢站长老师。祝老师扎西德勒!




欢迎光临 中国远山文学网 (http://zgysw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