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远山文学网 远山广场 查看内容

我对诗歌创作的一点粗浅看法/蔚青

2017-7-12 09:38| 发布者: 陈林先| 查看: 5435| 评论: 23|原作者: 蔚青|来自: 中国远山文学网

摘要: 我对诗歌创作的一点粗浅看法 文学艺术本身就是百花齐放,如果都是一种模式,就有失于多姿多彩。不管运用什么模式,采用什么方法,“真善美”才是评判优劣的标准。“赋比兴”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但是不 ...
 

                                              
       文学艺术本身就是百花齐放,如果都是一种模式,就有失于多姿多彩。不管运用什么模式,采用什么方法,“真善美”才是评判优劣的标准。“赋比兴”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但是不能够说没有运用此种手法的作品就不是精品。“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固然精彩,但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尽管写得“大实话”一些, 毫无夸张与修饰,但自古以来谁也没有怀疑过它们的历史文献地位。所以说,诗歌创作的方法千万种,只要用情真切而诚挚、意蕴深刻而饱满、意境洒脱而优美,都是应该属于佳作之范畴。艾青有艾青的写法,也不过是他个人的体会,可以参考,但不是教条,无需强求一律,我认为这才是诗歌创作(也是所有文学与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艾青在他的《诗论》中对于诗歌的定义有一句名言:即“情感加格律”。他还说:“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他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其美学意蕴主要体现在强烈的格律美、鲜明的节奏美、典雅清新的语言美这三个方面。在文学与艺术的广阔天地里,各种流派众多,各种主义纷呈,孰是孰非无果,存在即真理。朦胧派、现代派、超现代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等等,各自都有各自众多的拥戴者和追随者,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会有了文学艺术的百花齐放。  
       作为诗歌的受众,这是一个很宽泛的群体,是绝大多数而不是代表少数。也就是说诗歌不是为某一小部分人而写 (有特定对象的除外)。因此,作为诗人,一定要兼顾诗歌的雅俗共赏。雅,即高雅优美。俗,即通俗易懂。作为诗人,在遣词造句上,不要为标新立异而打破广大民众对语言意义上的约定俗成,不要打破广大民众的审美习惯。

       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都应该有一种担当的意识。也就是诗人的诗歌创作无不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所以,诗人的创作已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写作方式。诗人的文学观即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应该站在为人民而创作的思想高度。也就是说,写诗就是为人民群众看的,已成为了一种自觉意识。从这一点上讲,诗歌的出发点即为人民大众而创作。

       诗歌无疑是这个民族语言传承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从产生那天起,就具有担负口头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传承的双重意义。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诗歌,由于它是一种在形式上结构短小精悍,在语句上凝炼概括,在词汇上活泼优美,在修辞手法上广泛地运用比喻 (明喻、暗喻、借喻)、象征、排比、反复、通感等,在用韵上,尤其是古诗词,非常讲究对韵脚的使用,使诗歌朗朗上口。 古诗还讲究平仄、对仗,使诗歌越发走向精致、规范与优美,用最简短的语言以及它的结构形式,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思想感情。因此,诗歌广受欢迎,成为自古以来文学中的宠儿,骄骄者和长青藤。

       中国当代写诗的人,必须深刻认识到诗歌是汉民族母语传承的有力的文学工具这一思想,树立民族与爱国意识,有感而发,去创作出更多更好脍炙人口的诗歌,让人民群众能读懂、愿意读,不断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文学品味,用健康的文学思想去鼓舞人民群众更加热爱生活,去创造生活。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诗歌雅俗共赏中的俗,即是指通俗易懂的意思,而不是庸俗,更不是低俗。诗歌为什么要通俗?这与诗歌本身与生俱来的一种“交际属性”有关。因为,诗歌是一种语言形式,是诗人创作出来,让别人赏读的。从诗人本身来讲,诗言志。即诗歌是表达或抒发诗人思想感情的。既然如此,诗人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别人从他的诗作中理解诗人的情感,引起一种思想或心理上的共鸣。基于这一点,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就要照顾到受众的理解能力。因此,通俗易懂是通往读者心灵的一座桥梁。

       人类从古到今,始终在坚持两条路线并行不悖,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诗歌是人类丰富与完善自身精神生活的文学体裁之一。从这一点上讲,诗歌的思想的健康性应排在第一位。思想不健康的诗歌是很难被广为传播的,更很难传承,即使这首诗有多么惊俗的语句或词汇。

       诗歌在我国正经受着边缘化的尴尬与阵痛。中国诗歌传统出现了断裂。是诗人自己使诗歌边缘化了。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诗歌只有共性而没有个性,只有歌颂而没有批判。文革后,中国诗歌开始走颠覆之路,颠覆假大空,颠覆崇高,颠覆英雄,虽然出现了朦胧诗派一大批优秀诗歌,但90年代后,却渐渐进入了另一个极端私人化。中国当代诗人对于历史传统太过淡漠,总是停留在自己内心世界私语,很多诗让人读后无法理解,
甚至越是让人看不懂的诗越是容易被人称之为“好诗”,最后连写诗的人除了自己写的诗之外,别人的诗也懒得去看的怪现象。道法自然,诗法自然的传统都被丢弃了。

       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中国当代诗歌远离生活现实,远离底层人民的疾苦,仅仅停留在小圈子里互相欣赏,互相吹捧,因而也就遭到读者的抛弃。只有关注大众,才能被大众所关注。
       诗歌抛弃了格律、对仗等要求,变得没有一种固定的评判标准,因而也导致了诗歌创作门槛的降低,似乎只要分行写作就是诗歌,大量垃圾诗歌淹没了少数精品,让诗歌没有了尊严。
       诗歌的之所以区别与其他文学形式,第一个特征即押韵,无论你的文章立意如何的高远,语言如何的优美,内容如何的健康积极,只要不押韵,就不能够称之为“诗”,因为它只属于其他文体。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对待好诗歌的评判标准应该有有以下几条,提出来与广大诗歌创作爱好者共同探讨:
    (一)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的诗称不上为好诗
    (二)没有健康的、积极向上内容的诗称不上为好诗
    (三)没有优美的意境和品味的诗称不上为好诗
    (四)看了之后让人不知所云的诗称不上为好诗。
    (五)基本上不押韵的“诗”不能够称之为诗。

    (本文为个人对诗歌创作的一己之见,不针对任何人)。
                                                                                                                           责任编辑  皮具叔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viewthread_share_to!: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归去来 2017-7-10 08:59
本帖最后由 归去来 于 2017-7-10 12:33 编辑

真知灼见,叙论两精!
"问好!
引用 秋菲儿 2017-7-10 11:21
实话实说 论点明确 论述精辟 赞 问老师好
引用 枫林醉 2017-7-10 13:23
本帖最后由 枫林醉 于 2017-7-10 13:25 编辑

认同!


网络打油弄钉铰,东篱煮酒学陶翁。
宁作江郎长搁笔,不负文章济世功。
引用 舟上客 2017-7-11 10:55
高论!受益匪浅!
引用 荷语 2017-7-11 23:52
赞同老师诗观。学习了!
引用 露珠 2017-7-12 08:40
受益匪浅,不胜感激!
引用 春归处 2017-7-12 17:30
高屋建瓴!十分具有指导意义!感谢蔚青老师!
引用 黄金珊瑚 2017-7-16 15:09
诗歌总是写不好,因为看的比较少。
欣赏老师的佳作,以后慢慢地按照老师的方法去练去写。
谢谢老师分享,问候老师下午好。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0
归去来 发表于 2017-7-10 08:59
真知灼见,叙论两精!
"问好!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1
秋菲儿 发表于 2017-7-10 11:21
实话实说 论点明确 论述精辟 赞 问老师好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1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1
舟上客 发表于 2017-7-11 10:55
高论!受益匪浅!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2
荷语 发表于 2017-7-11 23:52
赞同老师诗观。学习了!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2
露珠 发表于 2017-7-12 08:40
受益匪浅,不胜感激!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2
春归处 发表于 2017-7-12 17:30
高屋建瓴!十分具有指导意义!感谢蔚青老师!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老师问好、致意!
引用 蔚青 2017-7-16 21:43
黄金珊瑚 发表于 2017-7-16 15:09
诗歌总是写不好,因为看的比较少。
欣赏老师的佳作,以后慢慢地按照老师的方法去练去写。
谢谢老师分享, ...

蔚青十分感谢您的支持并给力!向珊瑚问好、致意!
引用 顽石TY 2017-8-9 20:39
对老师的精神感到敬佩,对老师的观点不敢苟同。
引用 菜鸟书虫 2017-12-1 18:14
好文!读了受益匪浅!谢谢蔚老师的高论!
引用 孙金来 2018-7-6 21:09
拜读,学习,颇有收益。

查看全部评论(23)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11-25 08:33 , Processed in 0.0884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