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外号一根香叫出去了,虽然不在他面前叫,可他也不会不知道。不过他人皮实,一点都不在意。 纤夫为了保平安都信神灵,每当有大活,起航前都要给神灵敬香放鞭。叫他一根香他觉得他敬神灵,一点不觉得不好,可是纤夫们只是背着他叫这么一两次,也不是出于对他不敬,当面谁也不这么叫,反而他自己动不动就“我一根香怎么怎么”,说得大家都忍不住笑。 高秀琴经常喊他一根香,是在喊他“相公”他忘记是喊他的时候她才可着嗓子喊他一根香,这样一喊他就准答应了,另外,她叫他一根香感觉好玩,也觉得亲切,高自己说,他在她心里唯独就这一根是香的。 许江是那年春天由黄相忠的战友阎介绍去做纤夫的。许江人朴实诚恳,有文化,懂事理,人又壮实,肯出力,来到一根香的纤夫船上不多久就深得一根香的好感,第二年就安排许江做了头纤,许江心细,指挥拉纤也从没出过问题,一根香有他得心应手,自己又减轻了负担,背地里对许江格外关照,自然工钱也会多一些。 许江是大山里的娃,是个能吃苦的娃,他自己都认为什么苦都能忍受,可是,他来拉纤的头几个月里就真真切切地见识了纤夫们难以想象的艰苦。他们的这段纤路是从武隆码头向上游到小龙溪,一般情况下需要一整天的路程,再往上游到达彭水就不能拉了,船到小龙溪码头要停一夜,第二天接着拉,或者交给另外一帮纤夫拉到彭水。从小龙溪返回走江上边的小路,到达武隆都是下半夜,一天下来疲惫不堪,这样的长途拉纤好在第二天就不揽活了。如果船是到杨家坨码头,大半天就拉到了,回来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这样第二天能揽下活还得继续拉。关键苦在这段纤路上,有三分之二是江滩,另三分之一都在乱石堆或悬崖峭壁上,拉纤走熟悉了,在重要地段每一步都会踩在同一个脚窝里,该是左脚踩的位置一定是左脚,该是右脚踩上去的位置一定是右脚,改变了位置就使不上劲,这段纤路每一步都记得清清楚楚,到达哪一片崖壁需要回头拐一下弯,否则纤绳会被蹩住,所以走每一步都有讲究。拉到中午实在饿了,从搭带里掏出点干粮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拉,想停下来吃饭是不可能的,船不能等你,停下来船僵持在激流险滩更浪费力气,船也不好掌控。只要拉动纤绳人和船就不可能停下。刚来的新手一趟纤拉下来,肩背都会磨破皮,第二天还得忍痛继续干,老纤夫肩背都磨出厚厚的一层茧子,用棍棒敲打都感觉不到疼,手指头抓岩壁都变了形。谁也别想和纤夫不讲理,不打你,不骂你,拽住你的一只胳膊,耗你也把你耗死了,不过也从没有看到谁和纤夫较劲的,欺负纤夫伤天害理,没有人会相着他,当纤夫是最锻炼人意志的一个行当。 人在苦难的当口是容易想家的,这又是最煎熬的,纤夫都经历过这种磨难,想家时他们就聚在一起借酒消愁,互相之间说说家里的事,讲讲夫妻间的恩爱,这是苦难中男人们的常态,纤夫自然如此,因此,纤夫中能饮酒的人很多,许江耳濡目染,不用说也恋上了酒。 纤夫喝酒是纯粹的喝酒,有菜没菜都无所谓,酒一点都不少喝。他们在拉纤的路上不可能备齐下酒菜,何况,纤夫中大多都是有妻儿老小之人,都是特别恋家的,哪里舍得自己在外边破费,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得把钱寄回家去,对于纤夫来说,下酒菜就是堕落品,因此,他们平时只带一些干粮和酒,菜是极少有人带的。 帮里有个老纤夫,搭带的夹缝里总是藏着一把带麻眼的鹅卵石,指头般大小。卵石上搓上盐和辣椒,用油炸过,喝酒时拿出一个放在嘴里嗦一嗦,一口酒就下肚了。许江听说,这种下酒的石头就是一根香从三峡传过来的,后来这里的纤夫常用这种办法下酒,这种下酒的石头是三峡纤夫绝无仅有的发明。 一位纤夫的妻子知道了丈夫受的苦,特意带上家肴来看望丈夫,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这般省吃俭用把钱都寄回了家,心疼难忍,当着众人的面把丈夫抱进怀里悲爱交加,痛哭流涕,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妻子不爱到极致是不会不矜持的。 一根香的老婆高秀琴平时大大咧咧,做什么事自己能做主的就做主了,也不和一根香商量。一根香平时吆五喝六,感觉凶巴巴的挺有能耐,可在老婆面前言听计从,老婆说什么是什么,好在高秀琴也是个善良女人,做事情也能把握得当,不出大格,这倒让一根香挺放心。 一根香当了把头的后半年,他们帮的船揽了几趟活,高跟在船上看到纤夫干活劳累生活艰苦,心里很不是滋味,以后每当拉完一趟纤,她都把帮里的纤夫喊到船上来,做一些好菜犒劳他们,一根香也高兴老婆有此善举。也乐于和帮兄弟同欢。 责任编辑 陈林先 |
蔚青 发表于 2018-8-16 10:32
拜读欣赏点赞,期待后续更多精彩!
陈林先 发表于 2018-8-16 11:47
欣赏佳作 推荐成文
珂珂 发表于 2018-8-16 12:49
一位纤夫的妻子知道了丈夫受的苦,特意带上家肴来看望丈夫,当看到自己的丈夫是这般省吃俭用把钱都寄回 ...
珂珂 发表于 2018-8-16 12:50
看了这一段,眼睛模糊了。
珂珂 发表于 2018-8-16 12:51
老师的叙述朴实,细致,虽然很生活化但又生动感人。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