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远山文学微刊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远山文学网 小说剧本 查看内容

富水河水啊,悠悠地流

2019-1-31 21:59| 发布者: 陈林先| 查看: 8526| 评论: 3|原作者: 野老

摘要: 楔子    五龙河在胶东是很有名气的,就像伏尔加河在俄罗斯那么有名儿。她是由五条河流汇集而成,故此才有五龙河这名儿的。这五条河流发源于栖霞、海阳一带的崇山峻岭之中,最终在莱阳地面上汇合,浩浩荡荡地在 ...


    【6】
   柳青和尚仁壮、高钰和高倩像其他青年突击队员一样回到了各自村子的生产队,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大跃进中去了。
   柳家湾和柳家湾河北两个自然村在这一年里分到了两个支部,各自建立了自然村的行政机构,柳家湾划为六个生产小队,柳家湾河北划为四个生产小队,以每个生产小队为单位食成立了集体食堂,人们白天上山下泊地参加集体劳动,一日三餐在集体食堂里吃。有人说,这就快要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了。
   两个自然村最后一次全体村民大会是在富水河南岸的柳家湾小学校的操场上召开的。那是五一劳动节后的一个晚上,月亮圆圆的,亮光光的,天边几颗星星眼睛一闪一闪的眨巴着,雪亮的汽灯被挂在破旧的篮球架上,远远近近地照着会场。会场上,两个村子新选出的干部们坐在用学生课桌凳子摆成的主席台上,村民们各自坐在从家里带来的板凳、马扎、草墩上,也有泼辣的席地而坐,孩子们在汽灯光下、会场边上狗撵兔子般地疯狂着,时而呼朋引伴,时而哈哈大笑,使得会场格外的热闹非凡。镇上那个作报告的干部告诉大家,割完了小麦后就按照重新划分的土地进行生产,各村组织各村的,各小队组织各小队的。他说共产主义离咱们高山镇离咱们富水河两岸离咱们柳家湾和柳家湾河北只剩下五六十里地了,要求大家要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大家要敢想敢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要敢于放卫星,用实际行动向毛主席、共产党报喜!
   散会后,尚仁壮和他爹没回家径直来到柳青家。尚仁壮是不明白,要向柳青问个明白;尚仁壮他爹是要来听听柳青爹的看法,心中对眼下这形势有个底儿。尚仁壮向柳青提出了三个问题:(1)共产主义是啥样的?(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啥意思?(3)放卫星是干啥的?柳青说你没听那镇上来的干部讲吗?尚仁壮说听得云山雾罩的心里没个准头儿。柳青清清嗓子说道:“俺听那意思就是说共产主义来了后,你只管干活儿,能干啥干啥,你缺啥就分啥给你,比方说你到了商店随便拿啥都行。”尚仁壮说:“这下子可他娘的好了,俺村彪林儿可能分个媳妇了!”彪林儿大号叫尚仁林,不光脑子里进水漏电,连公母都分不清,四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根儿。柳青爹、尚仁壮爹、柳青娘都被尚仁壮这一奇特的想法和说法逗笑了。柳青知道尚仁壮脑子里缺点啥,也不与他论理,继续说下去:“后边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事儿,只要你有胆量干,地里你想产多少粮食就能产多少,产的越多,这卫星就放得越高!”尚仁壮好像听明白了似的,他想了想说道:“噢,这么说,也让俺当村干部的话,俺让它每亩地都打一千斤粮食!”
   柳青摇摇队,苦笑道:“你他娘的真行,就识一千个数?行了行了,走吧走吧,回家做梦打你那一千斤粮食去!”
   柳青爹娘、尚仁壮爹都笑了。尚仁壮爹往外走时,回过头来问柳青爹道:“你看这世道能行?”柳青爹摇摇头说:“不好说,等俺去听听俺舅姥爷的意思再说吧。”柳青心道:哼,你舅姥爷?他都懂啥?吹牛皮倒是土地爷爷贩山枣儿——混充果业行里的人儿!别看余克成是牛皮轰轰的,柳青爹最信服他这个舅姥爷的,柳木轱辘做眼镜——看在眼里是条龙儿,这是没法子的事儿,一个人服一个人嘛。
   尚仁壮走了十几步又倒回来了,柳青说道:“咋又倒回来了呢?”
   “把你写给高钰的信给俺看看!”尚仁壮伸出手理直气壮地说。
   “啥?”柳青眼瞪得老大,“你凭啥?这是不能给你看的!”
   “妈妈的,咋又不能给俺看了?从小俺就抄你的作业、抄你的卷子,这回儿咋就不让俺抄了呢?俺估摸你都写好几回了,还不兴俺抄一回吗?真他娘的是小抠他妈——老抠儿!”
   “这个不同的,真不能给你抄的!”
   “不给俺抄,那俺咋绐高倩写呢?”
   “……你自已写!”
   “俺不会写,你不让俺抄,俺就不走了,你看着办吧!”尚仁壮走到屋里,躺在了炕上了,耍起了无赖。
   罢罢罢,快给他照着抄吧,碰上这样的伙计就跟秀才碰见兵一个样儿,你能有啥法子呢?于是,柳青把写好的信儿拿出来,说道:“就在这儿抄,快点,别连名儿又抄上了!”在柳青指点下,尚仁壮抄完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封情书,如果没有柳青指点与监督,说不准连称呼与落款也能一丝不差地抄上去,那可就有意思了。
   麦收季节到了,柳家湾河北放了一颗卫星:小麦亩产五千斤!柳家湾后来居上,放了一颗更大的卫星:小麦单产两万斤!镇上、县上组织人员来参观了,那一亩麦田里齐刷刷了挤放了两三层麦捆子,原来是将几十亩地的麦捆子都搬到了这一亩地里来了!这事迹不仅上了地区报纸上,还上了省报上。柳青爹心事重重的,柳青也闷闷的,有说不出的憋闷,但他爷儿俩都没敢说啥,只有尚仁壮觉得这他娘的是在胡造作,他说这是在睁着眼说瞎话,是在放狗臭屁,是在吹牛皮!
   一天半夜后,柳青爹从他舅姥爷余克成那里回来了,他是去听他舅姥爷的教诲、摸底儿去的。柳青妈、柳青、尚仁壮爹妈、尚人壮都聚在柳家里等着,像开小黑会似的。柳青爹传达了他舅姥爷的话儿,他说他舅姥爷说:他娘的,现如今的人都敢造敢吹,吹得咋就比俺余克成都玄乎呢?!这不是好事儿,还不如俺余克成不入社好哩!柳青爹说他舅姥爷还说,这食堂不会老是吃下去的,这么个胡造作法儿不吉利,得防着点儿,保不住就会有天灾人祸啥的,秋上能吃的东西多往家里划拉点儿攒着是不会吃亏的。柳青爹反复強调这些话不能说出去,否则他舅姥爷准能被打成右派的。最后,两家商量着找柳家湾有名的媒婆“胡大麻子”去镇上去给柳青和尚仁壮提亲去。
   这媒婆子“胡大麻子”别看是小脚、满脸的麻子、六七十岁的一个干瘦老婆儿,这可是高山镇最有名的媒婆子,天生的大嗓门儿,嘴头子快,能上去话把儿,你来啥样的,她都能回上去,沒有她保不成的媒,也沒有她破不了的亲!为啥这样说呢?只要找她去提亲,再不愿意的主儿,她也能把你说动心,最终喜结连理;只要不用她去保媒,再海枯石烂的人儿,她也能给你拆散她,新社会了,她有所收敛了。据说她自个儿给自个儿当媒人,硬是找了家好人家,说了个小白脸女婿儿。可见,这婆子非一般麻子或不是麻子的人所能及的,柳家和尚家两家老邻居在选媒人这件事儿上是英明之举。
   夏末秋初,高山镇富水河两岸刮起了百年不遇的台风,这场台风是这儿正式进入三年自然灾害的重要起点和标志。富水河南岸柳家和北岸尚家听从了“二牛皮”余克成的劝告,这年秋后往家划拉了不少让人没看上眼的萝卜菜,转过年春天救了两家人的命。
   六0年春上,家家户户缺粮了,不少人家挖野菜吃树叶了。在这个时候,镇上老高家提出让高钰、高倩出嫁,柳家、尚家省了一笔钱,娶回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
   【7】
   萝卜菜到底比那花生皮儿、玉米核儿上碾子上碾碎了烀出的饼子有营养的多,比那树叶儿、野菜也強不少。将萝卜菜洗净了,再在清水里浸上小半天,然后放进锅里,撒上少许的玉米面或者地瓜面啥的,再放点盐儿,点着火炖起来,十几分钟后就是一锅美味佳肴了。吃这些东西,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能大便通畅,不像吃花生皮儿、玉米核儿碾成的面儿烀出来的饼子吃了拉屎那么遭罪。因而,柳家和尚家也就越发地佩服“二牛皮”余克成的先见之命。
   那个年代,炖萝卜菜是富水河南岸柳家和北岸尚家的主食儿,吃着这玩艺儿决不比眼下的小鸡炖蘑菇差的。家里再有点诸如地瓜、芋头、饼子这些高级营养品,还要留给媳妇儿,因为高钰、高倩两个人都挺起了肚子,那里面可是生活着柳家、尚家的革命接班人。柳青的爹隔三差五地去他舅姥爷余克成那儿蹓达蹓达,“二牛皮”塞给他几个玉米饼子或黑面饽饽啥的,再三地嘱咐要留给重外孙媳妇吃,对重重外孙子有好处,柳青爹都是点头如捣蒜,回家坚决照办。那尚家沒这么好的亲戚,高倩自然享不得这吃黑面饽饽的福份了,因而尚仁壮爹经常摇头晃脑地叹气说:“早知如此,当初不入社多好啊,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啊!”高倩过河来柳青家里玩,高钰都偷偷塞给她个黑面饽饽,看着她吃下去的。
   柳青和尚仁壮婚后的第二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最后一年,这年秋上高山镇富水河两岸是个丰收年,人人脸上有了笑容,那些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再也不必担心被饥饿夺去性命了。
   就在这年的秋天,富水河南岸柳家媳妇儿高钰生下一女孩,起名叫大凤;北岸尚家媳妇高倩生下一男孩起小名叫丰收,大号叫尚大龙。两家说好了,定下娃娃亲,将来大龙娶大凤为妻。尚仁壮和柳青在富水河里给孩子洗尿布时,尚仁壮以胜利者的姿态说道:“妈妈的,一块好地被你小子种瞎了,看,咱尚仁壮却能种出个带把儿的,难道你播种的时候一点都没背口诀?”柳青本身就恼闷,他这么一嘲讽,气得柳青起身便走,有三天没搭理这个得意忘形的家伙。也就在这年年关上,柳青和尚仁壮都被选为各自生产小队的记工员,这是个苦差使,每天吃完晚饭后来到队部里点着名给毎个社员记录下这天干的啥活儿挣了多少工分,月底要结账制表公布并上报村里总会计,年关要再总结报账,大队预备决算分钱分粮找平儿能用得上,工分挣得多的往家领钱领粮,工分挣得少的将领的粮折成钱从家里出钱交到大队上,这叫赶钱户,实在困难的人家先挂着往来账,慢慢地还。
   转过年来,形势有所好转了,各家分到了自留地、自留园,讲啥子“三自一包”了。柳青与尚仁壮商量着成立了一个由木匠、瓦匠、小工三种人组成的小型建筑队,总共十几个人,木工由柳青负责,瓦工、小工由尚仁壮负责,总体事务由柳青为主、尚仁壮为辅来协商处理。有活儿,建筑队就拉出去干,回头往生产队上交钱买工分;沒活儿干,各人回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骨干人员大多是两人的师兄师弟,其他人员就在柳家湾和柳家湾河北招的,柳青的师兄朱褔贵也被柳青叫来了,两人顶起了木工的全套活计。说穿了,柳青是掌尺的,用现在的话说是工程师、老总一肩挑;尚仁壮是铁尺的,是副手,是二老板。因而,柳青和尚仁壮都辞去了记工员的差使,让生产队另请高明了。
   建筑队的确在高山镇、在富水河两岸红火了几年。盖房子的人家都找他们去干活儿,讲好了盖一座房子的价钱,东家就只管中午一顿饭就行了,那几年的春、夏、秋天建筑队忙得不亦乐乎。建筑队的人员根据你的活儿水平发工钱,然后交一定的数额给生产队买工分,技术水平高的还能每天剩下一两毛钱补贴家用。
   柳青和尚仁壮自然与建筑队其他人不同了,他们不仅领最高的工钱,而且还有东家或多或少的赏钱,当然房子的质量得由他俩把关,碰上耍无赖的东家还得他们出面讨价还价甚至动粗。再加上他们两家的老爹、老妈和媳妇儿在生产队里挣着工分,他们的日子要比别人家过得滋润些,很是让人眼红的。
   最让柳青和尚仁壮高兴的是上大梁这天的场面啊!盖房子,上大梁了,这不仅预示着工程进行到一半多临近煞尾了,更是东家大喜的日子,也是盖房子的木工、瓦工们最兴奋的时刻。这天里,木匠头儿、瓦匠头儿要扬小饽饽,工匠们要喝上梁的喜酒,东家要正儿八经地宴请匠人们及来帮工的人,人们还要来争抢小饽饽以示庆贺,来的人越多越好,证明东家人缘好,来的人少了让人笑话,东家面上也极是无光的。
   上大梁,东家是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的。首先,要选好上梁的吉日良辰,一般都是由风水先生择下的日子,大都要赶在某日的早、午饭时分,那时人多人气旺盛。其次,东家要做好小饽饽的,这要按照东家夫妻年岁相加的数目再乘几倍来做,做一定数量的斗顶(个头大的饽饽放在斗里最上边故称斗顶),其余是个头小的,要在每个小饽饽上染上红色的饽饽点儿以示喜庆。再次,置酒买菜买鱼买肉,宴请工匠及帮工的人。最后,准备好祭祀天地鬼神的物品(做供奉的大饽饽、买香买蜡烛等),买足红色鞭炮,写好福贴及对联,预备下装小饽饽的两只柳条编的斗等。
   上大梁,是最让木匠头儿和瓦匠头儿露脸与兴奋的时刻!两位头头儿指挥着人们把几只贴有“上梁大吉”、“太公在此”大梁抬上房墙上按正了,钉上了廪杆子,只留下中间一间最上边一根叫着“脊银”的廪杆子,这必须是百木之王的香椿木的,上梁的大戏就要正式开场了。这时,东家把祭祀天地鬼神的供桌供品早已摆在新房前面,把正中镶有红布条幅的“脊银”两头各拴上几千头儿的一挂红鞭,几个本家子弟早已点上炮仗“呯呯咔咔”地响起来了,大人小孩们欢呼着“抢小饽饽喽!”便蜂拥而至。
   这个时刻,上大梁的壮观场面就开始了!
   柳青在正中间房子的东面,尚仁壮在西面(东为大西为小,木匠因其祖师爷是鲁班,他比瓦匠显大,因而木匠在东、瓦匠在西),两边早已各搭起一挂梯子,起身登梯子时,两人就朗声吟道:
       脚踏云梯往上上(柳)
   上了大梁上二梁(尚)
   大梁本是檀香木(柳)
   二梁本是紫檀香(尚)
   要问这木长何方(柳)
   生在东洋大海上(尚)
   长在五龙岗上(合)
   柳青与尚仁壮登上了檐头了,两人又吟道:
   站在檐头四下观(柳)
   观观东家好宅院(尚)
   房前有棵梧桐树(柳)
   梧桐树上落凤凰(尚)
   凤凰不落无宝地(柳)
   落在东家大门上(尚)
   两人又上到梁顶上,开始同时往下顺绳子向上把“脊银”了,木匠头儿柳青朗声吟道:
   顺下紫金绳,
   捆住脊银一条龙。
   摇头摆尾往上行,
   行到这里住下吧,
   万古千秋不许动!
   此时脊银两端拴挂的红鞭被下面的东家点燃了,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一派喜庆气象。鞭炮响过之后,瓦匠头儿尚仁壮又吟道:
   一把小锤转悠悠,
   修罢南洲修北洲。
   不是我小将夸海口,
   万岁爷的金銮殿,
   也是俺去修!
   他刚吟毕,柳青又接着吟道:
   手持斧头转悠悠,
   北京修下金銮殿,
   南京修下五凤楼!
   柳青吟完之后,两人又顺下绳子开始往上把酒了,边把酒边一唱一和地吟道:
   顺下黄金绳(柳)
   把上紫金瓶(尚)
   紫金瓶里桂花酒(柳)
   东家过得年年有(尚)
   木匠头儿柳青开瓶后往脊银上倒上一点酒,瓦匠头儿尚仁壮也开瓶往脊银的另一端倒上一点酒,两人继续吟下去:
   俺给东家点银口(柳)
   一点金二点银(尚)
   三点四点聚宝盆(柳)
   五点五福捧寿(尚)
   六点六六大顺(柳)
   七点鲤鱼跳龙门(尚)
   八点八仙来庆寿(柳)
   九点九对娘娘登高楼(尚)
   十点十个状员头(柳)
   状员头上插金花(尚)
   富贵荣华头一家(柳)
   此时,他俩各抿一口酒,然后系住酒瓶顺下去,东家来接酒瓶,他俩又吟道:
   东家来接酒(尚)
   活到九十九(柳)
   然后,他们两人开始往上把斗了,边把边吟:
   顺下紫金绦(柳)
   金斗捆得牢(尚)
   金斗往上上(柳)
   一年更比一年强(尚)
   把上了斗,两人各抱着斗,揭开了盖斗的红包袱,摇晃着,各人吟各人的,边吟边扬饽饽了。
   柳青吟道:
   摇三摇,晃三晃,
   枣栗儿在浮上,
   金银财宝里边藏!
   老东家手艺强,
   蒸的饽饽白如霜!
   老人吃了不牙疼,
   小孩吃了不尿炕,
   青年吃了说个好对象!
   尚仁壮吟道:
   三月青,四月黄,
   五月小麦上了场。
   连杖打木锨扬,
   扬出小麦送磨坊。
   老东家舍不得吃,
   小东家舍不得尝,
   留给木匠瓦匠来上梁!
   ……
   他们扬饽饽时,下面哪儿人多就往哪儿扬,或者哪儿有熟人就往哪里扬大斗顶饽饽,下面抢饽饽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忽忽拉拉、你争我夺,好不热闹。然而,斗顶,他们是不会多扬的,大都装进了自己的布兜里,下来后或给了亲朋好友,或捎回家里给了家人和孩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viewthread_share_to!: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野老 2019-2-1 09:47
陈林先 发表于 2019-1-31 22:01
欣赏佳作 推荐成文

陈老师辛苦了,敬茶。
引用 野老 2019-2-18 07:32

谢谢陈老师的鼓励。敬茶。
引用 蔚青 2019-2-21 10:59
品读来迟,佳作共享,感受精彩,问好、祝福,吉祥安康!

查看全部评论(3)

QQ|电脑简版|手机版|小黑屋|中国远山文学网    

GMT+8, 2024-11-25 10:31 , Processed in 0.1054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